2012年1月18日 星期三

共鳴的運用和訓練

唱流行曲與藝術歌曲不同,不需每個音都有明顯共鳴。輕音和中音不太需要共鳴,高音則必需共鳴去修潤。共鳴的原理是利用強而有力的氣息將聲音提升到口腔、咽腔、鼻腔及頭腔等共鳴腔,令聲音加上一些迴響。訓練共鳴發聲時要有「意識」將聲音盡量推向後。(只需有意識,聲音當然不可能在頭後面出。)最初練習時因某些肌肉可能不當地被收緊,發出的聲音可能比較生硬,經過不斷練習後便會慢慢改善。這訓練過程很可能需要老師的協助,好的老師應該可診斷那些肌肉應該收緊,那些不應。


單靠唱歌去練很難有顯著的進展,聲樂式的訓練需要以機械式的方法去訓練橫隔膜的力度。而練習共鳴也需要老師近距離示範原音(不經音響器材)的發聲。不過,並不一定需要長期跟老師學習。好的老師能令學員於短期(一至三個月)內掌握呼吸和發聲的秘訣而能自己正確地緞練。當然,這要視乎學員的領悟力、練習的時間、根基和決心等因素。


為何唱流行曲也要接受類似聲樂般的訓練?







如果我們時常像說話般唱歌,比較容易弄傷聲帶,特別是現代的流行曲一般都頗高音。另外,由於唱流行曲的發聲很多時在於說話與聲樂之間的發聲法,如果不以聲樂般的訓練,學習共鳴和腹式呼吸便比較難掌握。所以,類似聲樂般的訓練是一個很好的基礎,對流行歌手有很大的幫助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